长白遗珠——威尼斯2017娱乐官网藏北宗山水画精品展
为了迎接吉林省第四届“雪博会”,威尼斯2017娱乐官网特此举办“长白遗珠——威尼斯2017娱乐官网藏北宗山水画展”,时间自2019年12月5日开始,截至2020年2月10日结束。长白者,取吉林之意;遗珠者,留存于吉林黑土地上的书画明珠。本次展览精选院藏自南宋至20世纪后半叶共37幅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宗”山水画,分古代与近现代两个单元,其中古代部分12件,包括何澄《归庄图》卷、仇英《松溪论道图》、戴进《松阴独钓图》,从中既可看出北宗山水承接两宋院体之风,又有北宗山水画家们极为丰富的表现技法。更有“南北宗”理论的建立者,董其昌的《昼锦堂图并书记》卷,从中可一窥董氏对“南北宗”山水画“欲以真率当彼钜丽”的态度。近现代部分则选取了金城、陈少梅、溥儒、张大千等名家作品,作品行云流水,大气磅礴之外,别有一种文人雅致。
“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提出的艺术思想和理论。其理论来源于禅宗,禅宗自六祖慧能始分南北二宗,禅宗之北宗尚执着于“有相”,以树、台喻身心;而南宗“无相”,无身无心,即心是佛,一超而直入如来地;在修行的法门上,北宗强调“渐修”,要“时时勤拂拭”,而南宗则是“本来无一物”,强调“顿悟”。
董其昌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崇南抑北”的艺术思想对晚明以及清代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塑造起了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北宗山水画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北宗山水画名家寥若晨星,几近绝响。到清朝末期,京津地区出现了一批力图恢复北宗山水的画家群体,在金城、陈少梅、刘子久、溥儒、溥佺等画家的共同努力下,北宗山水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机,虽未达到与南宗山水分庭抗礼的程度,但在当时沉闷的山水画坛,已经如一阵清风,让人耳目一新。此外被称为“南人北相”的张大千,自石涛入手,后上溯宋元,尤其所作青绿山水,在院体基础上又融合了敦煌的因素,无论金碧还是小青绿山水,下笔严整清丽,既有装饰性又不失文气,允称一代名手。
附录:展品目录
古代部分:
1、南宋 赵伯骕《白云仙峤图》卷(传)
2、元 何澄《归庄图》卷
3、元 佚名《林泉山寺图》轴
4、明 戴进《松阴独钓图》轴
5、明 仇英《松溪论道图》轴
6、明 董其昌《昼锦堂图并书记》卷
7、明末清初 蓝瑛《秋壑飞泉图》轴
8、清 王翚《松壑云泉图》(扇面)
9、清 王翚《仿赵大年江乡清夏图》(扇面)
10、清 王翚《岩畔垂纶图》(册页)
11、清 禹之鼎《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
12、清 袁耀《春风修禊图》轴
近现代部分:
1、金城《夏木垂阴图》轴
2、金城《仿李唐笔意山水图》轴
3、金城《渔父图》轴
4、金城《江乡初夏图》轴
5、溥儒《松隐图》轴
6、溥儒《竹树寒雪图》轴
7、溥儒《昆明湖秋色图》轴
8、溥儒《湘帆图》轴
9、张大千《小蓥华山图》轴
10、张大千《坐看垂虹图》轴
11、张大千《松溪觅句图》轴
12、何海霞《华山云峰图》轴
13、何海霞《华岳增辉图》轴
14、陈少梅《秋山红叶图》轴
15、陈少梅《兰亭诗意山水图》轴
16、陈少梅《松崖论道图》轴
17、陈少梅《摹明人徐霖右军换鹅图》轴
18、陈少梅《溪畔汲水图》轴
19、陈少梅《溪山访友图》轴
20、陈少梅《归渔图》轴
21、陈少梅《摹宋人〈归去来图〉》卷
22、张大千《姜夔〈惜红衣〉词意图》(成扇)
23、张大千《秋林读书图》(成扇)
24、陈少梅《柳荫行舟图》(成扇)
25、陈少梅《秋水访友图》(成扇)